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而侯君集的问题可就更大了。侯君集在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随他,四处征战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在玄武门事变中,侯君集也是冲锋陷阵,斩关夺将。在武德九年(626)十月太宗重新核定功臣等差的时候,侯君集仅列于裴寂、长孙无忌、王君廓、尉迟敬德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顺德、柴绍、罗艺、李孝恭等人之后,而排在李世、高士廉、宇文士及、秦叔宝、程知节等人之前。贞观时期,侯君集讨吐谷浑,平高昌,功劳更是不小。可是侯君集这个人在打高昌的时候私自搜取了很多宝物,军纪又不严,所以太宗对他有些微词。侯君集又很小心眼,觉得自己功劳这么大,还要受责备,心中忿忿不平。后来他发现太子承乾想对付魏王泰,于是就暗中与之交通,共谋造反。可是就在贞观十七年(643)四月,事情败露了,太子被废,侯君集也被处斩。
这时魏徵才刚刚去世,太宗不由得想起他生前推荐杜、侯等的话。怎么魏徵推荐的人都参与谋反了呢?太宗很是疑惑,于是开始怀疑魏徵私自结党。而又有人告诉太宗,说魏徵将所有进谏的言辞都抄录了一份,并给了负责纪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褚遂良。这分明是想让褚遂良把所有内容都记载下来,写入史书,以彰显自己的功劳和君主的过错。太宗听了更不高兴了,于是下令,不把公主嫁给魏徵的儿子了,还派人去将自己写给魏徵的墓碑推倒,以示惩罚。〔马周也是贞观年间有名的大臣,他同样敢于直言进谏。但贞观二十二年(648),马周在去世之前,命家人将自己的奏表全部烧掉,他说不愿以此来彰显君主之恶,为自己赢得美名。这可以说是与魏徵正好相反。两人谁更忠心,也只能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了。〕
其实若只是选人不当,太宗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。本来嘛,即使是魏徵,也不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。再说魏徵曾是太宗那么看重的人,贡献那么多。如果只是识人不明,太宗也不至于就要停婚仆碑。原因还是在于魏徵的身份。
魏徵是属于山东豪杰这一集团的,对于太宗来说始终不是能依靠的力量。太宗重用魏徵,当然首先是由于他有才干,能帮助他治国,可同时也是想拉拢山东豪杰以牵制山东士族和关陇集团,在统治集团内部实现一种平衡。
停婚仆碑(2)
而魏徵推荐的两个人,杜正伦是山东士族,侯君集是关陇贵族,身份都十分特殊。太宗是担心魏徵和他们结党,那么平衡牵制的局面就被打破了,偏离了自己统治规划的初衷。为此,太宗对这件事才有如此激烈的反应。
后来,在贞观十九年(645),太宗出征高丽,战事不顺,屡屡受挫。这时,他又想起了魏徵。一方面太宗也觉得当初是多虑了,没有证据显示魏徵就与他们结党;另一方面,对自己的出师有所悔恨,怀念魏徵在世时的直言进谏。所以太宗感叹地说道:“如果魏徵还在,朕怎么会有这次辽东之行呢。他一定会劝阻朕的啊!”言罢,马上命人将魏徵的妻子儿女召到驻地,慰问了他们一番。还遣人去魏徵葬处,将原来推倒的碑又立了起来,并以礼祭祀。从此往后,对魏家的恩宠又如同原来一样了。
其实,魏徵受到的待遇的反复,也正体现出太宗内心的矛盾。太宗明白以山东豪杰为首的一般地主正在成长,他们的力量不容忽视,必须好好利用才能将国家治理好。可是太宗作为关陇贵族,又不敢完全依赖他们,在太子废立等国本大事上,最终还是选择了去依靠原本属于自己一个集团的力量。所以太宗虽然重用魏徵,但亲近的却还是长孙无忌一干人等。而聪明如魏徵,怎会不明白呢,故而一开始他就提出愿为良臣而非忠臣。
不过,虽然魏徵与太宗之间有这等微妙的关系,却不失为君臣相得的典范。因为二人有共同的目标,就是将国家治理好,开创出一个自古未有的新局面。为着这一目标,魏徵尽力辅佐太宗,希望自己的君主能像尧舜一样,成为一代圣君。太宗也深深明白,魏徵绝不仅仅只是耍嘴皮子功夫,他虽然表面上只是敢于直言强谏,但他为自己规划的治国方略对江山社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,他是要将国家引领上一条光明大道。所以太宗才会那么看重魏徵。因为魏徵这面镜子,不仅仅是照见太宗个人的得失,更是照见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。
捌 房谋杜断
秦王府里的高参(1)
开皇年间,天下刚刚归于一统,海内升平。隋都长安一片繁华景象,大街上人来人往,好不热闹。人群之中,一对父子模样的人边走边看,一瞧就是外地人士。他们大概是走得累了,转了个弯就进到一间酒楼里去了。
酒馆里面热闹依旧,大家都乐呵呵地坐在桌旁喝酒聊天。父子俩挑了个靠边的位子坐了下来。刚刚坐下,就听到旁边桌子上的人说:“打了那么长时间仗,现在终于天下太平了啊。俗话说合久必分、分久必合,如今大乱之后,天下归一,可以坐享太平了。”
“是啊,是啊。”一桌子的人都赞同地说。
“爹,他们说得不对。”这个看来只有十几岁的小儿子对父亲悄悄说:“当今皇上本就没有什么功德,只因为是北周近亲,才夺得了皇位。而得位之后,却不为子孙打算,放任兄弟相争,最后更是混淆长幼,改易储君。这样做只会导致祸起萧墙。现在虽然看起来海内承平,但是不久一定会天下大乱的。”
“小儿不可乱说。”当爹的一边制止了他,一边看看左右是否有人注意。但心里他很是惊奇,儿子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种看问题的眼光。
这小儿是谁?他就是后来与杜如晦并称“贞观贤相”的房玄龄。
房玄龄,名乔,字玄龄。齐州临淄(今山东淄博东北)人。父亲名叫房彦谦,是隋朝的一名地方官。房玄龄从小就特别聪明,爱好读书,博览经史,字写得很漂亮,并作得一手好文章。而且还很有政治远见,能把握时局走向,绝不是个书呆子。十八岁那年,他被本州举为进士,授官羽骑尉。当时的隋吏部侍郎高孝基见过房玄龄后感叹说:“我见过的人很多,却没有一个人能如他一般。这个人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啊,可惜我看不到他壮志凌云的那一天了。”
不过英雄多坎坷。房玄龄虽然出仕,又受到如此推崇,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。后来,还因为杨广即位之初汉王杨谅反叛一事受到牵连,郁郁不得志。
隋炀帝大业末年,果如房玄龄小时所言,天下大乱,群雄蜂起,海内一片沸腾。房玄龄知道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。
大业十三年(617),李渊起兵太原,一路向关中进发。李世民遵循父命,帅军安抚渭北。房玄龄此时正任隰城尉。他凭着卓越的洞察能力,意识到李渊所领导的这支力量,最有可能统一天下,于是他毛遂自荐,走进了李世民的军帐。
却说李世民这日听得有人来投,自然十分高兴。国家正当草创之时,笼络各方面的人才很重要。于是马上吩咐请入营中相见。
“李将军”,因在军中,房玄龄便以将军相称,“在下姓房,名乔龄,齐州人士,愿追随将军,尽微薄之力。”
李世民连忙还礼,他惊异于此人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。
二人不由得互相打量一番。房玄龄见李世民虽然年纪轻轻,却不显稚嫩,在那逼人的英气中还透出成熟稳重,心中暗?
二读五胡录----煮酒论英雄 东厂与西厂 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中国黄埔军校(全文)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犁不开的冻土-莫斯科保卫战 揭秘雍正朝重重疑案:原来雍正 亲历晚清45年 超级帝国 杜月笙野史 盛世娇宠:废柴嫡女要翻天 胡雪岩4-萧瑟洋场 罗斯福王 唐:日落九世纪 官场红尘 纪连海新作: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重生LOL战术大师 重建鬼域!我,带领百万鬼差降临人间! 古代战争史 作者:魔鬼门徒
疯子眼中所谓的江湖简介emspemsp关于疯子眼中所谓的江湖我们都是一群被生活逼着走投无路的人,我们保留着老牌江湖的规矩和法则,游走在黑与白之间,然后逼迫着别人走投无路,人前我们带上眼镜,穿上西装,人后,我们手里拿着的就是刀与枪。社会大哥?江湖老炮?不过是我眼里一群虚伪胆小的普通人,揍就揍了,我烂命一条!亡命徒?职业杀?不过是我眼里一群因为吃不上饭而铤而走险的人,杀就杀了,因为我比他们还要饿!一开始我们只是为了简单的活着,后来我们努力的为了生活,再后来...
六岁奶团是大佬简介emspemsp关于六岁奶团是大佬重回六岁变成流落在的可怜团子,不仅身无分文,豪门公主地位还被心机小妹妹占了?真大佬苏芊芊淡定表示,姐的位置,她坐不稳。于是霸气回归,逼退绿茶小妹妹,抓住狠毒姑姑小尾巴,拿回自己豪门公主该有的一切。温柔腹黑大哥努力赚钱养她,嘴硬心软大姐努力绘画养她,叛逆校霸二哥抓起笔逆袭成天才科学家养她。苏芊芊悠闲开了个网店卖药,转头火出了圈,成了最出名的少女天才。不过…这从异世带回来的帅手下怎么越来越奇怪了?...
高冷肤白貌美,会修车的虞美人脾气暴躁有病后期发展成高贵冷艳科研大佬×桀骜不驯豪门大佬甜文双洁男主有病,女主高冷(可能)第一次见面,虞卿正挥着扳手修车。第二次见面,他碰见她正在打架。第n-1次见面,她被他半夜扔在山上。坏事做多了,会翻车,遭报应。后来据说,二中的他就遭了报应,整天跟在人家后面,小仙女,仙女的叫。虞卿是个长的漂亮,学习成绩好,上的了厅堂,下得了厨房,搬的动发动机,挥的起扳手的大美人。而喻理是个有双相情感障碍,会吃醋耍脾气,不会文明用语的小霸王,鬼见愁。某人曾不要脸的说过霸王配美人,天造地设。后来,谁还记得某人曾狂妄的说过老子让她给我做一辈子的饭!谁知道后来,变成了老子伺候你一辈子,我的小祖宗!众人脸呢,大哥!人终究会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。虞卿,他的虞美人,小仙女,就是他的年少不可得之物!如果您喜欢喻少每天都在追妻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争雄简介emspemsp关于争雄男人,都有争雄之心。对敌人如是朋友如是亲生兄弟,亦复如是!...
梦回大明春简介emspemsp关于梦回大明春穿越到大明朝,考科举是黑户,想读书又没老师。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,不过还得等几年,那就先抢一个老师回家凑合着学吧。首发rourouwuinωoо1⒏υip...
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,当一回特种兵,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。还有,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,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。这些,庄严都做到了。(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,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!读者群号764555748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