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6
知行合一,致良知: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这里面最核心的关键词是“致良知”。什么是良知?如何致良知?在《雪漠心学概论》中,雪漠老师曾专门论述过阳明心学里的“良知”与雪漠心学里的“真心”的关系。
所有向内寻求的学说,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心性,只在名相与概念上有所差异。佛学称之为“佛性”“如来智慧”“真心”“本元心”“本来面目”等等。阳明心学称之为“良知”。雪漠心学称之为“真心”,真心者,离妄归真,湛然莹彻,无所污染。——《雪漠心学概论》
圣者变凡夫,凡夫变圣者,也就是瞬间之事,在于一念之间。一念之间如何转?阳明言:“人皆有良知,圣人之学,就是致此良知。自然而致的是圣人,勉强而致的是贤人,不肯致的是愚人。虽是愚人,只要他肯致良知,就和圣人无异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,而皆可为尧舜者,以此也。”阳明心学认为只要能致得人人本具的良知,便可转凡为圣。大手印文化认为,只要能认知人人本具的真心,使其智慧光明显发,凡夫即成圣者。因为认知真心之后,便明了一切事物之实相,不会迷惑于变化纷繁之现象,不因此而执着,无分别得失之心,处事能随缘任运,成为真正的觉悟者。——《雪漠心学概论》
无念或无情绪并不是判断真心的标准,甚至相反,真心是一种“活泼泼”的状态,有念不牵绊,有情绪不扰心体,时刻处于清明觉知。《景德传灯录》记载唐代无住禅师的一段话:“真心者,念生亦不顺生,念灭亦不依寂,不来不去,不定不乱,不取不舍,不沉不浮,无为无相,活泼泼平常自在。”指的正是真心之灵活自由,毫无矫揉造作,更非死寂。
阳明与学生坐在井边观水时,谈及良知,以水之特性与人心相类比,说道:“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,方才活泼泼地,方才与他川水一般。”流淌不息是水之体性,时时运用是真心之体性,水若静止,是为死水一潭,心若不用,则死寂空荡,何言智慧?
是故,儒家和禅门虽从不同源头处得到“活泼泼”的真心旨趣,但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,都肯定了心之自然、灵动、毫无造作的特性。——《雪漠心学概论》
最近,我们还谈到“致良知”,良知也是人类的本体智慧,而且跟真心是一个本体,只是因为用有不同,才会各有侧重——用于智慧,叫真心;用于道德与慈悲,则叫良知。——《雪漠智慧课程》
通过以上几段内容,大体上可以了解阳明心学之“良知”与雪漠心学之“真心”的异同。它们之间的同,是本体之同,它们之间的异,是同一本体的不同之用。良知侧重于道德,真心侧重于智慧。
那么“良知”中就没有智慧吗?其实,良知中也有智慧。“真心”中没有道德吗?其实,真心中也有道德。虽然如此,但两者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不同的,于是,一个名曰良知,一个名曰真心。
“致良知”,如何致呢?阳明先生提倡“格物致知”——格去物欲,良知即致。
对于如何“致良知”,阳明先生提出了“四句教”: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无善无恶心之体:阳明先生在此明确提出了心之本体论——心之本体,无善无恶。无善无恶,即超越了善恶,非善非恶。
儒家学者对于心之本性历来有不同的观点,其中尤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为典型代表。
虽然在孟子的时代,告子亦提出了性之无善无恶论,但影响力始终不大。
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,巧妙地避开了心之性,而用心之体来论述:无善无恶心之体,从而开创了儒家心性学本体论的新创见。。
体比性更为根本,性从属于体,因此从体的角度阐述“无善无恶”的性质、特点,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。
从“无善无恶心之体”这句表述即可看出,阳明心学以及整个儒家心性学,皆是注重心性或心体的道德属性的。佛教经典《心经》中对心之本体的阐述: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在这里看不出任何道德色彩。龙树中观“八不”也是如此: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不断不常,不一不异。
从论述心之本体超越二元对立这个角度看,儒家和佛家是一样的,但论述的切入点却各有其特色,儒家的表述道德色彩浓厚,而佛家的表述理性智慧色彩更浓。
有善有恶意之动:心之本体虽无善恶,心之意念作用却是有善有恶的。不言自明的是,这里的善恶是以儒家道德观为评判标准的。意,即内心的动机、念头。意,是与具体的人、事、物相关联的,很自然地就会体现出利害关系的评判和选择。只要有所选择,就有善恶之别。
知善知恶是良知:对于内心所起意念的善恶之别,其实我们内心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判断,这种认识和判断的内在标准即是大公无私之心——良知,无私利他即是善,损人利己即是恶。良知对此能够清楚地认知和辨别,这种良知良能既有先天的纯良本心为基础,又深受后天道德教化所影响。因此这里的良知,其实是带有儒家特色的良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为善去恶是格物:对于内心所起意念,依良知而有善恶之评判。符合儒家道德的即为善,应发扬光大。不符合儒家道德的即为恶,应予以格除。这相当于佛教中所说的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
那么这四句教具体应该如何来实践呢?首先要找到“无善无恶心之体”,然后安住在此心体之中,观照“有善有恶意之动”,念动要有觉知,不能不觉,然后重点训练此观照。这个观照,就是“知善知恶是良知”的良知。安住于本心,观照念头,但不陷入念头,不跟随念头,特别是不跟着恶念跑,这就是“为善去恶是格物”。
所以,这四句教其实是一体化的训练,是对同一个训练方法的不同侧重点的阐述。这个训练方法其实就是笔者最常论及的观心。安住本心,观照念头,不随念去,寂静清明,这本身就是善。如果被念头所迷惑,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,只要迷于其中,那么就是一种无明、愚痴。
“致良知”,还有一个重点,就是“知行合一”。如果只是知道这个道理,但不去实践,那么就没有意义。知就是明白道理,行就是如法实践。不明白道理,行就没有正确的方向。明白道理不去实践,也无法真正改变生命的境界。
知行合一致良知,是事。心即理,是理。那么理和事是什么关系呢?理要体现在事上,事要实证理的境界。这也是一种知行合一。只不过是更高层面的知行合一。
当通过“知行合一致良知”的长期实践之后,此心能够一直安住于良知之心——空寂而觉照,觉照而空寂,这时,此心就与仁心天理合二为一了。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之后,才是真正的“心即理”。因为这时,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,而是一种真实的智慧境界了。
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,“心即理”,有这样几个层次:
1、心代表“心-视角”,理代表“视界-世界”。心即理,即是说视角决定了视界。在这种情况下,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意味着获得了一种超越的视角,这种视角超越了善恶,但同时能够观照善恶,而且观照到善恶之后,能够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超越的视角不被具体的“视界-世界”所迷惑,这即是真正的善。这样的视角,即是真正的良知。
2、心代表“心-视角-视界-世界”的这一视角学的智慧境界,理代表“心-视角-视界-世界”的这一视角学的理论体系。心即理,即是说,智慧境界与理论体系的圆融一体,相互印证。在这种情况下,良知代表视角学究竟超越的智慧境界,致良知即是达到这一智慧境界的过程。
如何达到呢?首先要将视角学的理论体系学习透彻,彻底搞明白,然后进行实践。其中最重要的,是通过不断地反观视角实现不断的超越,并在超越的过程中体悟视角的究竟超越性——视角本自超越于视界-世界。这个“视界-世界”,不仅包括了物质的视界-世界、客观的视界-世界,还包括了精神的视界-世界、主观的视界-世界。换句话说,凡是体现为某种相的,必然有“视界-世界”,然后我们要通过相去反观视角,发现视角。
注意,当我们发现视角的时候,我们就已经超越了所发现的视角,因为我们所发现的视角已经变成了全新视角下的“视界-世界”。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直达到究竟的超越,这时你会发现,一切都是呈现在你的视角之中的“视界-世界”,而你的视角始终超越于“视界-世界”,它超越了善恶,超越了生死,超越了来去,超越了一切的一切。始终安住在此超越的视角之中,始终保持超越的视角,始终保持这种超越本身,同时观照视角下的一切视界-世界,观照而不涉入,不评判,不迷惑,不陷入,只是静静地观照一切,保持宁静清明的、超越性的观照。这就是真正的善,也是真正的良知。能够安住于此境界,即是理事一味,即是知行合一,即是“心即理”,即是致良知。
阳明先生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: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?即是说,当通过阳明心学的实践,最终达到了至善至美至真的良知境界时,这就是自孔子以来代代相传的圣心、仁心、仁德、仁道之光明!这种境界是人人皆可达到的圣心境界,是一种本自具足的智慧境界,是人人通过训练皆可实现的光明境界。而阳明先生已经以自己为样板,成功地达到了这种境界,所以说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。
《大学》中说,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。将本性中本自光明的道德境界开显出来,让这种光明照耀我们的生命,并成为鲜活的智慧应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个方面,能够如此而学,如此而习,如此而修,如此而证,如此而用,如此而传,即是真正的儒家之道、圣贤之道、大人之道、天理之道、天命之道、天性之道、天心之道、圣心之道、仁心之道、光明之道!这也是儒家的通达之道。
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:()明空心语
穿越末世电影当演员 狼烟榜 坏了!我成古神替身了 足球:神级影锋,从鹦鹉军团开始 四合院,傻柱,你也不想打光棍吧 带着酒店穿年代,被四个哥哥团宠 领主大人天赋异禀 疯了吧!才20岁就镇压巅峰梅罗 度韶华 末世枭雄:我用丧尸打造最强女团 房东小阿姨,重生你还走弯路? 仙子,版本更新了! 美利坚的重装驱魔师 让你练武,你练成了大罗金身? 生常 轮回乐园:吾为域主,止步! 高武江湖,从天赋如龙开始 被虐惨死后,嫡女她强势归来 末日即是第二人生 重生的我,一心搞钱!
李虚收了个女徒弟,饿了徒弟会喂饭,累了徒弟能捏肩,睡觉徒弟帮宽衣。真不是他懒,是徒弟太勤奋显得他有点懒。QQ普群192271096。进VIP群需要2000粉丝值,先加普群,私聊管理员风雪中的赶路人验证。如果您喜欢徒弟太勤奋显得师父有点懒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谢初玥穿越了!开局,嚣张跋扈娇纵蛮横的小公主谢初玥被雷劈了。文武百官瞧瞧,老天都看不过去了,降雷把某个祸害给劈了。谢初玥薅了一把自己被雷劈了的头发皇帝不生气,自家宝贝闺女,从小就不着调,不能生气。太子国可以灭,皇妹不可以死。文武百官灭国?这可不行,得想想对策!谢初玥谢初玥当事人四脸懵逼文武百官上朝...
乖,给我。不要!这是原则问题!某吃货少女抱着一大堆零食誓死不从。他唇角带笑我做了二十八道菜。她冷静的上缴所有零食,嗲声嗲气亲爱的!你比零食重要!他是冷面的腹黑总裁,运筹帷幄决胜千里,但这都不重要!重要的是,他厨艺技能满点,追妻路上拿着锅铲遥遥领先。而把他改造成这样的小丫头采访中,她郑重其事我要吃一吨小龙虾!记者???跟谁说…如果您喜欢腹黑竹马小青梅,吃不够!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避雷针又称引雷针,当有人渡劫的时候,千万不要在它旁边。受害者明萝亲情提醒您,警惕雷暴天气不要进山,不要外出。是的,社恐的倒霉孩子被雷劈了,穿越也选择远离人群,藏着自己的小秘密。又怕遇到强盗和山贼的麻烦,选择在忍宗附近的山头狐假虎威。远古时代不习惯不要紧,只要苟过足够的时间,就能继续向前飞翔。近距离观摩究极弟控因陀罗...
虐渣马甲双洁治愈励志曾被两个大佬宠着的沈栀瑶,在仓库爆炸案中失去了生命。随后重生在了患心脏病和自己名字相同,长相神似的女孩身上。重生后她决定要好好做人,为原主改变现状。一夜之间全班同学都瞧不起的怂包病秧子突然变了一个人?!前世,沈栀瑶比他大3岁,总是仰仗着姐姐的身份欺负他,也会时不时的治愈他。还会在顾言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保护他就是方式简单粗暴了些。重生后,顾言对她一见钟情。再次见面,他英雄救美,她撒腿就跑。兄弟看不下去了,她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!顾言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,不许说她。(简介仅供参考,详情书里请)如果您喜欢重生后反派重新做人了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我的校花老婆简介emspemsp一个隐身都市的高手少年,无意间和一个年仅18岁的最美校花发生了暧昧关系,为还情债,他只得以身相许,本欲平凡的他,却招来各种事端,和敌人斗,被美女泡,从此开启了暧昧旖旎的人生。emspemsp虽然已经有一个...